「地牛翻身」是台灣人常用來形容「地震」一詞語。跟據史料記載,自1694年到2018年平均7級地震共約90次,台灣位在地震活躍區環太平洋火山地帶中,在菲律賓和歐亞板塊交界上。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平均82毫米朝西北碰撞歐亞板塊,因此地震頻繁。台灣地震代主要在西部、東部和東北部;歷年來發生的大地震均有地裂、山崩、斷層等地殼變動的狀況,例如1906年3月17日嘉義大地震,產生梅山斷層,長達13公里;1999年9月21日集集大地震,由車籠埔斷層造成約100公里長之地表破裂,多處有噴沙和噴泥現象。死亡人數最高是1935年在苗栗縣關刀山7.1級地震造成3276人死亡和1999年的「921 - 集集大地震」在日月潭西方9公里7.3級地震,死亡人數2415人。
0 Comments
吳紀珍
|
Author吳紀珍 Archives
February 2019
Categories
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