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亥俄新聞OHIO CHINESE/TAIWANESE AMERICAN NEWS
  • 首頁Home
  • 期刊Issues
  • PubMyNews
  • 聯繫Contact
  • 團隊TEAM
  • 博客Blogs
    • Joyful Living
    • 吳紀珍女士專欄
    • Solve Sudoku, Create Sudoku 玩数独 设计数独
    • Betty Bleen's Poem
    • Linda Fuchs Poems
    • Joan Moos's Poems
    • 周達恆牧師人生探索欄
    • 施忠男 Chung Nan Shih
    • 徐勝雄博士詩詞專欄
    • Molly Grubb
  • 訂閱subscribe
Picture

​吳紀珍女士專欄

老車物語

11/30/2018

0 Comments

 

前幾天幫您在駕駛座車門掉了個塑膠鏍釘的橫桿子用膠帶給貼回去,正正方方的,桿子是灰色,車身是白色,我還特地用配對的顏色把您東貼西補,還像個樣子兒!「老白」啊!您這2000年日本豐田越野車(2000 Toyota Land Cruiser) 今年底的哩數快破23萬英哩了,感謝您多年來對咱母女們任勞任怨的服務與照顧,想到這兒也無怪乎我溼紅了眼眶。

2008年正值美國史上次貸危機所引起的最嚴重的經濟不景氣(Deep recession),女兒隔年上大學,失業率飆升到10%,百業蕭條,全國百姓開始量入為出,也有縮衣節食。科州嚴冬多雪,女兒從北科大返家的來回車程5小時,於是我決定購賣一輛二手貨6個汽缸的四輪帶動車輛,心中盤算花個八千到一萬初頭左右的價碼,經過業主的大力推銷,我選擇了您。美金2萬,業主幫您特地換上新輪胎、水箱和同步帶(Timing Belt), 像是幫一位上花轎的老姑娘上妝那般,小心翼翼地把您抬出去給我。當時已有11萬8千哩數的您應該算是年歲相當大的老車,但是網上價值仍然不斐,我周遭不瞭解您剛出車身價的朋友(2000年新車價$56000)在我面前瞧著您,早已噴笑得人仰馬翻,說著:買個舊坦克車般的豐田越野車的價錢,還不如再加碼到個把千就可以買個全新的韓國品牌四缸「現代轎車」加10年保固期。可能是緣份吧!一爬上車試開您,我就喜歡您那種八缸四輪帶動的穩健,七人座椅的車身,超有安全感。

「老白」,您也不簡單耶!讀到您賣身契上的記錄,您剛出廠時就被一間公司購買去做「接送重要客戶」的車輛,可想像您當時多拉風多英挺呀!服務了7年耗掉10萬哩數,您就被賣(Trade in ) 到二手車商店等候新主子了。 新主子是上班族的小姐住在科泉市(Colorado Springs),才開不到半年,繳不起車貸,於是您被銀行活生生地推走牽到「拍賣場」以叫價出售到丹佛市百老匯路上(Broadway)一間陳舊、晦暗的廠房中。 我用現金買下您,這樣的話,我將是您終老的最後一個主子。我買了個小罐子的潻,幫您多年脫落或腿色的皮好好上妝,心中無限疼惜。之後把後座椅拿下,從此,您的任務就是在雪天幫女兒安全行駛到學校宿舍,不打滑,車內保溫,不讓她凍著。女兒就學的5年裡,您扛著老身幫她運載家俱、畫俱、衣箱無數次;夏天您就回到我這兒,擔起陪我上班和買菜的雜務,10年下來,除了換些車燈和煞車片,您真是老當益壯沒給我太多麻煩。10年的朝夕相處,就在2018年初,您那老邁的心臟電流(引擎)和轉向泵(Steering Pump) 出了問題,在開往25號北向高速公路到市中心上國畫課的我已經感覺到您還吃力使勁地奔馳,即使引擎訊號燈已亮起。 下課後,我直接幫您送到修車廠,二話不說,簽下$3200修理費,順便加換「同步帶」- Timing Belt.  「老白」啊!您是我的家人,和我的老狗兒們一樣,一陪就10年,只要您的引擎和變速器(Transmission) 仍然健康,其它的老毛病都可以解決,我們就一塊兒湊合湊合,您搭我唱一起駛向路道上。

您的車身復原後,像人類的老骨頭一樣,開起來有一點鬆動的感覺,但是嘎啦嘎啦的聲音倒還沒有,因爲我一直是耳聰眼明地注意您,也不敢大啦啦地狠踩油門和煞車,怕傷著了您,在那五花八門的路道上,不知道多少年紀輕輕的新車姑娘和少爺們從您身邊不屑一顧地駛過,有些還示威性地從排氣管發出巨吼;您還是按步就班,不慌不忙地把我載到目地,默默地等候著我,無怨無悔。眼看12月即將來臨,我們又將邁向大雪紛飛的季節,我最喜歡與您在雪紛中行駛,聽著古典音樂,望著車前窗外亂飛的雪片,此景真是如詩亦如畫,盡現眼簾。沒有您「老白」的貼心服務,我又何德何能享受到多年來車外美麗動人的冬景.....。

俗語: 看淡世事去如煙,銘記恩情存如血。

0 Comments

熟年離婚的婦女

11/24/2018

0 Comments

 

吳紀珍

「熟年離婚 (late-life divorce )」一詞來自日本。在日本,人們往往以「熟年離婚」來泛指子女剛剛成人,正在步入老年的夫妻離婚現象。「熟年」指年齡介於45歲到64歲之間的群體,「他們擁有自主消費的能力,勇於追求新鮮時尚,但又面臨工作、退休、身體健康、家庭婚姻、性生活等問題或危機」。這一群是老年人中離婚率最高的群體。


在我身旁這些年有幾位年過50離婚的親朋好友,最令其憂心忡忡是未來如何安老的問題?尤其是這種年齡的婦女就業很困難,體力和眼力都開始走下坡。大部份的婦女在年輕時與先生白手起家,長年居家養兒育女,大多與社會脫節,若遇上料想不到的晚年失婚,那一種重新在人生適應是一種不知所措又很不舒服和困難的事情!離婚後的她們心情大多會陷入最低潮,患得患失,胡思亂想。50歲離婚的婦女不單只是失去長年相處的伴侶,同時孩子也已長大成人,展翅而飛,在空盪盪的自宅內特別是在夜深人靜更能體會到「孤獨」的滋味。

「孤獨」和「金錢」是女人老年離婚最能體會到的,因爲伴侶難尋而孤獨,因爲輾錢困難才深刻瞭解「金錢」的重要性,幾乎是刻骨銘心。吾友們在公堂對簿時永遠希望法官能把兩人財富的多一些判給自己,然而男方不願意多給;女方不願意少拿,身爲朋友的我只能傾聽,可千萬不能參加意件。 我總認爲戒於「生存」考量,特別是針對老年離婚的婦女在離婚法庭上的財產索求是不能以「對與錯或道義」來衡量財產的分配。根據美國女性新聞(Womensenews) 2015年9月3日的報導,離婚後超過65歲的女人是貧困族群的最高危險群, 因爲離婚造成女人在財政上的不公和無法克服的財政收入水平,離婚後的女性在第一年後的生活水準平均降下25%,反而離婚後的男人生活水平往上升;主要的原因是法院沒能夠完全對照兩方的「事業」和「生存能力」來真正做到公平的分配。比如說:男方的事業可以繼續累積財富,其能力與年數可能遠遠超過女方現前分配到的車子、房子或存款。雖然有不少離婚夫妻曾都是就業狀況,但是大部份收入還是以男方為主,女方的收入多為家庭補貼。

在科州雙方各請律師的離婚基本手續費用是$5000,3個月以計時為準,從$500 - $1500 不等。所以離婚是一件非常勞民傷財的事情!一些夫妻以「生存」為重,婚姻即使是「名存實亡」也不輕易言「離婚」。熟年離婚的婦女第一句話就是:我最寶貴的青春和人生都耗在這一個婚姻裡,到最後「他」給我來個「中年危機」,講到這兒就有言不出的怨恨!人生走到這一步,還要打理往後的老年生活,怎能不嘔嗎?但是嘔了又怎麼樣?!我離婚時才27歲,4年的婚姻也沒建立起很多的財富,所以不痛不養。然而隔洋的父親聽到消息痛哭一場,第一句話就是:「將來誰來照顧妳啊!....」。父親雖然給我了良好的教育,確實也瞭解女人獨自在海外混生活的社會現實,他又接話說著:「現在還年輕可以再找一個老實的男人,如果再不好好經營婚姻,過了40歲就沒得耗了!女人的一生精華就流逝了!...。」 現在想起來,明年即將59歲的我,婚也結過,也離過,也喪偶,到頭來還是要學習獨處,計劃未來的財政。對身邊熟年離婚的女性朋友們,我希望她們儘快走出人生的陰霾,重新出發做自己,畢竟經歷了成家立業和養兒育女,還是把人生最後階段的時間用來好好愛護自己,坐看雲起時,逍遙自在。

0 Comments

詐錢與借錢

11/18/2018

0 Comments

 

在科州波德市(Boulder )開一間中餐館的女老闆前幾天向吾友投訴,接了一通電話,對方說下個月有工程隊在附近工作想訂餐!每日約$400美金份量,工程完工約一個月左右。女老闆一算那一個月份可多$12000銷售額於是打開話匣子,反正都是中國人。這種所謂「工程包餐」的電話,幾位餐飲業朋友幾乎都下「閉門羹」,要嘛就說:「這是飯館要點進來點!要吃就上館子來吃。」,有的甘脆說:「本店太忙,不接額外訂餐!」,這麼一回話,電話那一頭就自然鴉雀無聲。然而,這位女老闆自從回話後,隔幾天對方又來電了,說:「我們挖土機挖到一袋有些金塊的東西,裡面一封老舊泛黃的信,是繁體字,大家只認簡體字,能否請大姊幫個忙翻譯一下!」;吾友同我講到這個節骨眼上,我馬上說:「怎麼!被拐騙了多少?30幾年前在科羅拉多大道上的大型中餐館也被一位非裔年輕人用真和假的鑽石顆粒掉包,餐館內從廚房到企台共7人回家翻箱倒櫃把辛苦存的現金$3000美元各買3顆清澄度高的鑽石顆粒,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哪曉的真鑽在交貨錢已掉包成假鑽。聽說收盤的阿姨事後哭個死去活來。」吾友回答:「泛黃老舊的信上提到黃金是留給兒子,請幫忙代尋,於是工人和大姊説先暫放,削下一些金粉請大姊帶去首飾店家驗証是純金。」不消說黃澄澄的金子總是打動人心,催眠似地讓這位大姊把私房錢$15000現金遞上給這位同胞,等腦子清醒過來已人去樓空,那些金子只是鍍上一層薄金罷了。

在丹佛居住了34年,當然也耳聞華人社區一些有關被詐騙的例子。多年存的錢,一個動念和貪婪的妄想,無論是股票或房產投資買賣;感情、友親或親情的難捨和人情的驅使,金錢總在其間載浮載沉。特別是「借錢」這一碼事幾乎是大部份人都經歷過,明明知道「借錢給熟人」猶如雙刃劍,可以救急也可以讓友誼疏離,但是事到臨頭,在人際關係和商業關係的天羅地網下,大多是「借出去」得多,有能力償還的尚好,無能力償還或拖延的總是一見面時縮頭縮尾的不太自在。「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是應用在銀行比較適合;筆者也借過三位朋友為數不小的錢,不幸的是沒人能清償,萬幸的是:之後再也不借錢給任何人。金錢有一種無可抗拒的魔力,用在睹場上,越輸越要贏回來,越贏越要贏多;用在感情上,ㄧ旦愛情沖昏了頭,金錢就從給方毫無知覺地給了另一方,完完全全忽視了金錢與生存的重要性,略奪一方的生存享樂建立在被掃盪一空且痴情一方的人財兩失上頭,聽起來是何其殘忍?!金錢與人性在錯綜複雜中永遠在相互交會。前幾年中西方不少人落入網路異國愛情陷阱,光是在台灣被騙金額上億新台幣。警方分析受到此類臉書網站的被害人,大多為具有高學歷及外語溝通能力的單身或失婚女性,年齡層在25 - 55 歲間,不少中西方女被害人,透過交友網站以為找到人生另一半,不料,遇上奈及利亞國際詐騙集團,幾度以英籍帥哥連環騙,讓被害人半年內匯出多筆款項到馬來西亞等地。常見的詐騙手法包括,在網路交友平台上張貼高富帥的白人照片,與被害人交往後,便以繼承遺產、投資或與女網友結婚等名目,向女網友詐騙金錢。詐騙集團一旦取得款項,就立即再轉至其它國家銀行帳戶,一國轉一國,造成其它國家警方聯手追查的困難。

0 Comments

網路外送訂單和備辦食物

11/10/2018

0 Comments

 

​路克(Luke)這位6呎2高瘦的白人男孩剛和我的姪女上星期在科州蒸汽船溫泉渡假村(Colorado Steamed Boat Resort )辦完結婚登記, 兩人年介30歲,姪女在職「聯邦稽核員(Federal Auditor) 已10年,路克大學畢業後當2年教師覺得不適合就任職在百貨商場(Park Meadow mall )內蘋果公司的庫存經理一職,工作4年,從每一小時$15美金到$18美金,工作輕鬆卻是枯躁乏味又沒多大前途,於是姪女建議路克 :「人生短暫,與其苦守邊疆,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自我創業。老婆大人我則做家中財政棟樑(Bread winner ),  姪女婚前已購ㄧ棟靠市區ㄧ環的小屋、二手車、健康保險,工作穩定。」於是路克花$10000美金購的一輛二手「餐車」、辦好執照,一星期做3到4天網路備辦食物和到年輕人聚集的酒店區一邊社交一邊賣食;小兩口假日可以享受人生。

隨著電腦網路科技這20年突飛猛進,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漸漸改變,開始「網訂」。筆者於2年前也開始學習網訂,日常生活用品一星期內快速寄來府上的「品質」尚可,但是「洋裝」部份真是令人失望!明明模特兒照片上的洋裝是貼身合適如「旗魚」,怎麼從中國寄來的真貨一穿到自個兒的身上就變成「鯨魚」,不但是變調還完全是牛頭不對馬嘴。大妹吳筱琴說:「退回去吧!3件洋裝$120美金!」,我回:「算了吧!還得漂洋過海,吃悶唄!」。Luke 和姪女年初來我府上向我討教如和做「肉包子」和「發麵」技巧,最後自製研發做「台灣卦包夾肉」,分3種口味 - 越南式、美國炸雞式和中國滷肉式,外加甜點 - 豆沙包或黑芝麻包。昨天中午我第一次開車到丹佛科技園區大樓幫忙,路克上星期収到從波士頓「Food Da」網路備辦午餐訂單約80人左右,訂單指示:20%佣金包水電和大樓午餐室,午間11點到下午2點。年輕人創業資金有限,一切從簡,兩副蒸籠、一副保溫肉鍋,帶上150多份已蒸好的冷卦包,一些生菜和配料就這麼做起4小時生意,賣了$600多美金。這種網路備辦加上餐車的個體戶已成為年輕人獨自創業的「新寵」,他們透過外州網路連線專注商業午餐和晚間街食,低成本高效率,物廉價美,加上獨特和居家口味,於是獨佔了一些特別的消費市場。其實這也讓我聯想到「台灣小吃」,每攤都小小的,所謂「小吃」就是要有獨特口味又吃不太飽,市井小民的便餐。

在餐後,我同路克聊天,聊到自己最近也幫忙朋友餐館晚間5點到7點的電話接單工作,除了餐館附近客人因廣告傳單來電點單外送外,其它還有3家公司從外州電傳到平版電腦的附近網路外送訂單,其佣金由5%-20%不等,佣金愈高當然用戶就更多。這種網路備辦食物服務業早在20年前就開始行銷,其中ㄧ家由麻州波士頓市的ezCater 於2007年成立,包辦商業午餐從5人-2000人份,最高峰實延伸到全美22743個城市。 今年2018年ezCarter 在歐州巴黎設立國際性網路備辦食物總公司以擴大版圖。 網路外送訂單和備辦食物是現今電腦網路科技下延申出的一種服務業,此服務業以集資全國餐飲業和用戶,讓「消費者省時間和有更多的食物選擇」的取道;相對的,這項新興網路服務產業也造成有店面付租金的餐飲業者在競爭市場上的雪上加霜。信息網路無所不在,連Uber - 網上計程車也加入行列,除了載客,還可以趁閒時透過網路送外賣餐點,從速食店的「邁當勞」、「漢堡王」、「阿比」.....,各式中餐到西餐通通送到府上,單不嫌小,路不嫌遠,只要提供賺錢的點子就多多益善!

0 Comments

約翰. 弗雷澤的草原 - John Fraser’s Meadow Homesteader

11/3/2018

0 Comments

 
Picture

吳紀珍

2018年初我在金門(Golden Gate )的馬鞋和黑熊登山道上,約海拔9200公呎左右,爬得氣喘如牛之際,看到一所歷史性的殘破西部穀倉,離穀倉不遠的木牌上寫著:「老、殘疾、窮困和孤單 - 約翰. 弗雷澤的生與死,一位從賓州到丹佛的金礦工到土地貧瘠的地主。」讀到這冷漠木碑上的短文介紹,對這位在156年前曾住在此處480公頃草原的非裔黑人拓荒者的故事印象非常深刻,於是在即將結束的2018年10月底,我決定再次登上山道去體驗約翰. 弗雷澤的故事。

約翰出生於1833年南方賓州的黑奴世代,在解放黑奴的美國南北戰爭即將結束的3年之前(1862年),29歲的他單槍匹馬來到科州的黑鷹鎮(black hawk )做金礦工,由於薪資微薄,工作了6年後,他決定到靠北邊數公哩外的金門鄉野外(Golden Gate Country) 隨地開墾定居。當時大西部土地遼闊,赤手空拳的人群們在政府還沒有完全對西部各州土地規劃的情況下都先落地開墾,俗稱「Squatter 」,也就是非法佔用土地者的意思。直到1883年,約翰向朋友借了$200塊美金請他的鄰居根據美國1841年家園法案(The 1841 Homestead Pre-Empt Act ) 申請了160公頃的草原土地,於是終於在1885年,52歲的約翰. 弗雷澤由年輕時的一位「文盲黑奴」和又有一條殘廢的腿,憑藉著離鄉背景,自立更生擁有了自己的土地。證書上還有當時美國總統 Chester A. Arthur 的親筆簽名。

從29歲到52歲的23年裏,獨居的約翰. 弗雷澤自己親手砍伐蓋了一棟16x24的一房小木屋,房裏只有一桌兩椅,一座烤煮爐,沒有床,他用毛毯裹身而睡,將腳丫子靠著爐邊取暖。後來透過鄰居的協助蓋了一間穀倉,養了4頭牛、小牛和5匹馬。在他親手開墾的25公頃土地上,他種植了土豆、蕪菁甘藍、蘿蔔、生菜、豌豆和一些季節性農作物自食,他擁有2只犁、1只耙、2架木製托拉車和一些農作小工具,憑著一把傳統的鐮刀,一刀一鏟的割除25公頃的雜草,種植乾草和麥給生畜用食;同時也鏟開了一條山間小馬路,從他的草原直通到黑鷹金礦鎮的大馬路上。不識字的約翰需要現金買咖啡、糖、麵粉和其它食物時,他會砍下枯死的樹木作成取火木塊,綁在托拉馬車上駛向黑鷹和中央金礦鎮上賣給礦工屋舎,得到的錢再買生活日用品。從無到有,約翰這一位單身大男人確擁有一顆非常仁慈的心,當他需要吃些肉時,他得大老遠請白人鄰居到家園用步槍射殺一頭牛;自己豪不猶豫地躲進小木屋,關上門和窗戶,捂上耳朵,不忍聽到槍聲。

在1896年的冬天,63歲的約翰. 弗雷澤已在480公頃的草原上住了整整34年了,就在1月4日那一天,他像往常一樣把滿車的取暖木頭用鐵鍊綁緊下山,不料其中一條鐵鍊斷鏈,整車紮實厚重的木頭向馬車前滾落到約翰的頭身上,他的腦殼被擊裂,在嚴冬裏他哀嚎著,3天後孤獨地死去....。死後法院裁定,發現當時480公頃的土地價值美金$700(1896年的$700元經過122年的通貨膨脹計算等於今日的$21036.58美元),然而約翰. 弗雷澤的銀行欠款已超出那塊草原的市價。一生的工作與生存到最後仍是以「負債」收場!

約翰的小木房於1980年被人縱火燒毀,僅留下在疊疊黃草原上殘破不堪的穀倉,百年過去了,他的故事顯得是那麼地淒涼與孤單,但是為了自由,他支身從南方到大西部拓荒的精神令我無數次動容,試想著在他34年裡,寂靜充滿星光的夜晚,一個人守候著大自然,遙遠的西部土地 - 他永恆的家園,即使最終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他的名字和短暫人生的故事已帶給這480公頃的草原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草原也因他而不朽.....。
​

0 Comments

2018 華美協會OCA主辦與科州亞裔餐飲協會攜手合作「OCA 與你學之約會」

11/3/2018

0 Comments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2018華美協會OCA主辦與科州亞裔餐飲協會𢹂手合作「OCA與你學之約會」服務社區講座,來賓踴躍並圓滿結束。​

(本報訊)華美協會科州分會於2018年11月3日上午11時在救世軍紅十字會社區中心Salvation Amy Red Shield Community Center , 2019 North High Street, Denver , Colorado 舉辦2018年第二次以社區服務性質的「學習會」- 「OCA與你學之約會」。科州亞裔餐飲協會義不容辭參與此項有意義為丹佛華人社區服務的活動,一如既往,在鄭品基會長和官小鵬副會長的帶領下,由熱心餐飲協會提供膳食供200多位來賓享用,大家相互寒暄,與久違不見的朋友們打招呼話家常。這次華美協會會長蔡秀娟律師特別邀請多位主講人, Freyda Faugier, Ruzxin (Roxy) Huang ,  科州大學金基金會Dwight Clasby ,丹佛獎學金基金會Jessica Milney ,Laura Boggs - Benefit in Action (福利申請),季瑩- United Health Care (聯合保險公司)講述「如何申請獎學金和低收入醫療保險」,讓社區人士在飽食後學習相關知識並提出各項問題。來賓中有不少父母陪同即將上大學的孩子們共同提出如何申請「獎學金」、「助學金」和「學生貸款」等相關問題,會場上也邀請曾拿過獎學金的畢業就職人士親自指導與解釋,讓為人父母與子女都能輕輕鬆鬆共同學習。之後,由主講人細心為退休或即將退休的人士講述如何申請健保卡,藍卡(State  Medicaid )與紅卡(Medicare)的區別, 門檻要求與如何申請,例如65歲美國公民申請紅卡健保需要有「40個工作季點」;申請健保低收入藍卡必需持有美國公民証5年後才能申請,以及健保所保括的各項服務與附加服務等等。科州華美協會致力於為華人社區每年提供各項活動,透過集會來凝聚華人在美國的共識與溝通。科州亞裔餐飲協會非常榮幸能與華美協會科州分會以服務社區的目標共同合作,讓各項的活動與學習會辦得完美。這ㄧ次更要感謝「三品餐飲傳媒」和「榕發食品公司」樂捐所有餐飲和糕點,Jeniffer Taoism 和Seimei 位來賓們泡中國茶,Purple Ginger ,Yumyum spicy 樂捐伽哩雞和東北菜.....。感謝每一位義工和MIC Eyewear, Danny He 等大眾無私大愛抽出寶貴時間参與和幫忙, 讓此次學習會增添了無盡的人情味!

0 Comments

    Author

    ​吳紀珍

    Archives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Categories

    All
    2018OCA 與你學之約會
    OCA 科州美華協會年度夏日野餐2018
    下流老人
    世代交替
    京劇與台灣戲劇
    人情味兒
    劏房、窩居、籠窩
    另一種生存方式
    台灣小吃與福州飲食
    台灣年金改革
    台灣行
    土質鬆動的科州住房
    地牛翻身
    夕陽塔老人公寓聖誕敬老愛心聚會
    大峽谷一遊
    大麻突襲
    奧羅拉市政府「全球多元化節」
    屋頂翻修
    布衣之交
    從養寵物學習生命的原始
    「想實踐美國夢須知」圓滿成功
    我的2019年展望
    我的摯友蕾絲莉
    房地產
    抗生素的迷思
    敬天敬地更敬善良
    景像
    母親
    水牛與老農
    為共和黨科州州長候選人 Victor Mitchell 舉辦募款參會
    熟年離婚的婦女
    狗年旺旺旺
    王寅時 - 我的孔院國畫課同窗
    現代騙術
    百善孝為先
    科州羅克斯伯勒考古州立公園 - Archaeology Of Roxborough State Park
    科州跛腳溪金礦鎮 (cripple Creek Old Mining Town )
    立論(論證)
    約翰. 弗雷澤的草原 - John Fraser’s Meadow Homesteader
    給忠實讀者吳阿姨的一封信
    網路外送訂單和備辦食物
    美國學生貸款
    美國獸醫院
    美食網路外送
    老車物語
    花蓮訪友之感
    茲卡病毒與小頭畸形
    蘋果麵包
    衛生局
    詐錢與借錢
    讀萬卷書行萬哩路
    遊民
    阿弟 - 文森
    電腦資訊時代
    非洲豬瘟蔓延
    餐館賣了

    RSS Feed

Ohio Chinese/Taiwanese American News Location 俄亥俄新闻地址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Picture
微信号微信號 yalingzheng2013
  • 首頁Home
  • 期刊Issues
  • PubMyNews
  • 聯繫Contact
  • 團隊TEAM
  • 博客Blogs
    • Joyful Living
    • 吳紀珍女士專欄
    • Solve Sudoku, Create Sudoku 玩数独 设计数独
    • Betty Bleen's Poem
    • Linda Fuchs Poems
    • Joan Moos's Poems
    • 周達恆牧師人生探索欄
    • 施忠男 Chung Nan Shih
    • 徐勝雄博士詩詞專欄
    • Molly Grubb
  • 訂閱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