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亥俄新聞OHIO CHINESE/TAIWANESE AMERICAN NEWS
  • 首頁Home
  • 期刊Issues
  • PubMyNews
  • 聯繫Contact
  • 團隊TEAM
  • 博客Blogs
    • Joyful Living
    • 吳紀珍女士專欄
    • Solve Sudoku, Create Sudoku 玩数独 设计数独
    • Betty Bleen's Poem
    • Linda Fuchs Poems
    • Joan Moos's Poems
    • 周達恆牧師人生探索欄
    • 施忠男 Chung Nan Shih
    • 徐勝雄博士詩詞專欄
    • Molly Grubb
  • 訂閱subscribe
Picture

​吳紀珍女士專欄

台灣小吃與福州飲食

12/15/2018

0 Comments

 

吳紀珍

母親黃氏家族的祖譜裡,她算是第24代祖先從明朝福建靖邑縣渡海來台的漢人;父親在1949年隨著中華民國政府徹台,僅僅在河南潢川出生成長22年,其半世紀都生活在台灣,過世後,名字也被寫入到黃氏祖譜。前幾個月,住在河南信陽已退休同父異母的大姊也開始排列吳家的祖譜,要把母親和我們在台灣出生的兄妹4人排上去。因爲父親的大陸北方鄉音,從1997-2000年間,我曾與外子在商務旅行從北京吃到天津,天津吃到河南!河南吃到內蒙,內蒙吃到瀋陽,瀋陽再吃回上海,一點都不覺得陌生,北方的麵食吃得很順口!前幾天和福州朋友談起了「福州飲食」不禁詫異,原來和台灣小吃有許多雷同之處,講到開心的地方還恨不得馬上飛到福州聞香下馬!

在台灣人眼中,最能代表台灣美食特色前10名依序為蚵仔煎、珍珠奶茶、蚵仔大腸麵線、臭豆腐、滷肉飯、肉圓、肉粽、擔仔麵、牛肉麵、小籠湯包。台灣小吃的起源與興盛,與早年的閩粵移民有關,早年移民在開墾山林、耕耘田地時,就會有人挑著擔子來現場做小吃生意。早年的泉州、漳州、客家等移民族群,各自帶來原鄉的守護神的分靈在新故鄉建廟,廟不但是信仰的中心,也成為交誼、市集的場所,吸引各種小吃攤在此集結,所以台灣各地都產生了「廟口小吃」。今日台灣無數的小吃攤店,散布在各地路邊、市場、老街、廟口、夜市以及百貨公司的美食街,有些更打進了高級餐廳和五星級飯店。有些台灣小吃還有典故,例如:蚵仔煎的起源據說是當年鄭成功率軍登陸台南,與荷蘭軍隊交戰時,因糧食不足,就以蕃薯粉和其它穀類打漿,混合野菜及鮮蚵等海產,煎成餅來吃。肉圓據說發源於清代的彰化北斗,有一次發生水災,當地寺廟就把番薯粉加水揉成團狀蒸熟,送給災民食用,後來再包入豬肉、筍乾等配料發展成為「肉圓」。台南度小月擔仔麵創立於1895年,創始人洪公,祖籍福建漳州,平日以捕魚為生,而台灣島的夏、秋兩季多颱風為捕魚淡季,於是在台南水仙宮廟前挑擔賣麵,自稱「度小月」。台灣各地的特產及烹調亦不同,例如:以魚漿做成的魚丸,依產地的魚種就有旗魚丸、沙魚丸、鰻魚丸、鬼頭刀魚丸、虱目丸等。其它還有魚漿包肉燥的福州魚丸、淡水魚丸、新竹石家魚丸。

福州現煮的魚丸、肉燕一碗5-8人民幣不等。聽台灣友人說:看起來有點像台灣的餛飩、扁食,但是肉燕的皮比較Q(有嚼勁),麵粉在敲打的功夫要下得比較多,所以就算不小心煮過頭,也不會像餛飩皮樣爛爛的散在湯裡頭。而肉餡部份用的是稍為醃過的豬肉。福州的魚丸適用鯊魚魚漿製成, Q彈有勁兒,福州人口味偏酸、偏甜,桌上總擺著一大瓶醋。福州人的「鼎邊糊」與台灣的「鼎邊銼」很類似,湯頭有點似虱目魚粥的味道,以米糊、海蜊、油蔥、芹菜構成一道鼎邊糊。另外還販售的「海蜊餅」與台灣的「蚵嗲」很類似,微微帶甜的麵糊裡頭包的是海蜊、高麗菜、蔥花,外甜內鹹;而台灣的「蚵嗲」作法一樣,採用的是鮮蚵和韭菜。福州傳統風味有:馬佬、炸扣、禮餅、蠣餅、蝦酥、寸棗、芝麻條、黃米糕、烰油米時、豬油炒米、芋粿、太極芋泥、福州燉雞、雪片糕、馬蹄糕、、糟肉光餅、太平燕、佛跳牆、拌乾粉、撈化等,足夠讓人流連忘返。

早在五代十國時期,福州成為閩國的都城。到了宋朝代,福州進入了一個經濟文化的黃金時期,位列宋朝六大城市之一,也是宋朝科舉文教重地、儒學重鎮,而福州的別城「榕城」就來源於宋代福州城內遍植榕樹的景象;正如台灣四處也充滿榕樹。1276年南宋滅亡前夕,福州一度成為南宋行都所在地。1645年又成為了南明隆武政權的首都。清末,福州進入了又一個黃金時期,隨著1844年福州開埠,以及之後洋務運動時期,福建船政學堂等機構在此設立,福州成為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東南沿海文化教育的一大中心,也是基督教傳教的重要地點。1949年8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福州城。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以後,福州經濟發展迅速,同時福州也成為20世紀下半葉華人海外移民最大的移出地之一。

「民以食為天」,儘管改朝換代,小老百姓對民間食材的想像空間仍然發揮到淋灕至盡,在不久的將來,我一定到福州巷弄間品嚐小攤民食,讓福州的美食與對我母親的思念緊緊地串連在我內心深處......。

洗淨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火侯足時它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北宋  蘇東坡

0 Comments

    Author

    ​吳紀珍

    Archives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Categories

    All
    2018OCA 與你學之約會
    OCA 科州美華協會年度夏日野餐2018
    下流老人
    世代交替
    京劇與台灣戲劇
    人情味兒
    劏房、窩居、籠窩
    另一種生存方式
    台灣小吃與福州飲食
    台灣年金改革
    台灣行
    土質鬆動的科州住房
    地牛翻身
    夕陽塔老人公寓聖誕敬老愛心聚會
    大峽谷一遊
    大麻突襲
    奧羅拉市政府「全球多元化節」
    屋頂翻修
    布衣之交
    從養寵物學習生命的原始
    「想實踐美國夢須知」圓滿成功
    我的2019年展望
    我的摯友蕾絲莉
    房地產
    抗生素的迷思
    敬天敬地更敬善良
    景像
    母親
    水牛與老農
    為共和黨科州州長候選人 Victor Mitchell 舉辦募款參會
    熟年離婚的婦女
    狗年旺旺旺
    王寅時 - 我的孔院國畫課同窗
    現代騙術
    百善孝為先
    科州羅克斯伯勒考古州立公園 - Archaeology Of Roxborough State Park
    科州跛腳溪金礦鎮 (cripple Creek Old Mining Town )
    立論(論證)
    約翰. 弗雷澤的草原 - John Fraser’s Meadow Homesteader
    給忠實讀者吳阿姨的一封信
    網路外送訂單和備辦食物
    美國學生貸款
    美國獸醫院
    美食網路外送
    老車物語
    花蓮訪友之感
    茲卡病毒與小頭畸形
    蘋果麵包
    衛生局
    詐錢與借錢
    讀萬卷書行萬哩路
    遊民
    阿弟 - 文森
    電腦資訊時代
    非洲豬瘟蔓延
    餐館賣了

    RSS Feed

Ohio Chinese/Taiwanese American News Location 俄亥俄新闻地址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Picture
微信号微信號 yalingzheng2013
  • 首頁Home
  • 期刊Issues
  • PubMyNews
  • 聯繫Contact
  • 團隊TEAM
  • 博客Blogs
    • Joyful Living
    • 吳紀珍女士專欄
    • Solve Sudoku, Create Sudoku 玩数独 设计数独
    • Betty Bleen's Poem
    • Linda Fuchs Poems
    • Joan Moos's Poems
    • 周達恆牧師人生探索欄
    • 施忠男 Chung Nan Shih
    • 徐勝雄博士詩詞專欄
    • Molly Grubb
  • 訂閱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