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亥俄新聞OHIO CHINESE/TAIWANESE AMERICAN NEWS
  • 首頁Home
  • 期刊Issues
  • PubMyNews
  • 聯繫Contact
  • 團隊TEAM
  • 博客Blogs
    • Joyful Living
    • 吳紀珍女士專欄
    • Solve Sudoku, Create Sudoku 玩数独 设计数独
    • Betty Bleen's Poem
    • Linda Fuchs Poems
    • Joan Moos's Poems
    • 周達恆牧師人生探索欄
    • 施忠男 Chung Nan Shih
    • 徐勝雄博士詩詞專欄
    • Molly Grubb
  • 訂閱subscribe
Picture

​吳紀珍女士專欄

台灣行

10/1/2018

0 Comments

 

34年(1985)前第一次離開台灣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父母親兄妹都跟著送行,那時一家六口子就開始少了我一個,雖然每隔一兩年飛回去一趟,時空的變化在這34年間不曾間斷過。看著兄妹結婚生子,夫妻離異,幼童們成了壯年,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世代交替瞬間在我回憶中旋繞,真是有一種五味雜成的感覺!34年也就是每一個人從青年到壯年到開始介入老年的年數,2018年9月12日我獨自撘乘加拿大航空飛機由丹佛起飛到溫哥華直飛抵達到台灣島,幾近15小時的飛程,就在即將抵達之前的那一刻,由窗內腑瞰,盎然油綠的景象呈現眼廉,一樣的台灣島,自己卻是已近60歲的華甲之年,鄉土不變,然而開始有步入人生落幕的感傷。

父親親自到機場來接過我幾次,也不過幾次,現今他早已魂歸西天14載,母親也過世24年了,前幾年阿姨和舅舅共三位也接二連三長辭,我每次回來一趟就再也見不到一些長輩,但是兒時的記憶反而更加分明、濃烈!現在的台灣對我而言有一點兒陌生,城市不斷的在變化,競爭社會分秒必爭,我好似回鄉的遊魂穿梭在不同的世代與時空....。步行在人群中搭上輕軌和高鐵,一語不發,沉默地無言以對。妹妹說:「回來養老吧!這兒消費便宜。」,其實到了退休年齡,有了時間卻少了親人和老友,心胸坦然,住哪兒住都差不多,居住在科州丹佛34年下來,最終還是一個人,伴過世,兒成人,人生的劇場好像就是這麼一回事!

第二天我自行走到高雄傳統市場,那裡的一切開始熟悉,青菜、活魚、跳蝦、新鮮炸食等,都是20年以上的小販們,彼此認識,在傳統市場三層圍樓的街道間摩托車和提菜藍主婦們相互交錯行走,生活步調不急不緩,每樣食品看起來誘人可口,可惜我食慾有限,於是在東挑西撿下選澤最傳統的乾米粉和油麵小攤坐了下來,對這僅穿著寒酸舊黃汗衫的老板,我用不流暢的閩南語說著:「老板,麻煩請給我一碗大腸豬血湯和一小盤『黑白切』!,我非常想念故鄉的食物!」。老板聽了這一席話,特別從熱湯裡挑出煮物用剪刀慢慢剪段,配置沾醬,台灣小吃最注重的就是沾料,各家都在研發特製作法。坐在我身旁的中年人主動介紹小攤食材並說著:「我從讀國中就已在這一攤吃了,老板的母親開始做,他們的母親過世後,哥哥在市場另一頭買樓開鍋燒麵,弟弟在這一頭小攤販賣米粉湯和水煮小料,全家就像靠這一味養家買樓,省吃簡用。」,這位陌生食客友善的介紹和講著市場鄰里的人物都如屬家珍,小世界裡有很多的人情味,我不自覺和他聊了起來。在傳統市場裡沒有警察的追趕,中國大陸稱「武警」,在這3、4公哩的街坊鄰居間,小販付些租金租下小店面或店門前的小攤位,雙方同意,在市場範圍內都算合法,這種方式給了很多小本營利的民眾雖沒升官卻有憑藉勞力發財的夢想。在台灣的第二天,從傳統市場我很快地找回了一些兒時的記憶,我記得母親每一次牽著我的小手買新鮮剛做好的魚丸、肉卷,包在塑膠袋裡頭還熱呼呼的,小販們總用牙簽插一塊給我們嚐嚐,真是撩人味口!民以食為天,無論是父親和母親,上市場買菜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

這麼多年居住在美國,生活方式變了很多,特別是女兒去年搬出去後,生活雖然變得寧靜簡便,在適應中我覺得滿足,應該就是這樣渡過生命的餘生。但是才回到台灣的第二天,我就開始拾回一件件兒時記憶的點滴往事,特別是父母親留給我的回憶,難怪文人筆下形容出生成長的土地為「母土」,一份母親大地的感覺,孩子長大了展翅而飛,各自闖天地,飛回故土定居又有幾人? 每一次回台灣,不明白在海外已生根如我ㄧ般,親朋好友們道著:「在美國哪兒,孩子大了,僅剩妳一人,回來吧!,有健保,生活消費又較便宜,島內交通便利,年長人士活動又多....。」,聽畢,不捨之情油然而生,到底是不捨出生地的鄉土人情味,還是難斷在它國居住多年的異鄉情懷..........。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唐  王維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uthor

    ​吳紀珍

    Archives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Categories

    All
    2018OCA 與你學之約會
    OCA 科州美華協會年度夏日野餐2018
    下流老人
    世代交替
    京劇與台灣戲劇
    人情味兒
    劏房、窩居、籠窩
    另一種生存方式
    台灣小吃與福州飲食
    台灣年金改革
    台灣行
    土質鬆動的科州住房
    地牛翻身
    夕陽塔老人公寓聖誕敬老愛心聚會
    大峽谷一遊
    大麻突襲
    奧羅拉市政府「全球多元化節」
    屋頂翻修
    布衣之交
    從養寵物學習生命的原始
    「想實踐美國夢須知」圓滿成功
    我的2019年展望
    我的摯友蕾絲莉
    房地產
    抗生素的迷思
    敬天敬地更敬善良
    景像
    母親
    水牛與老農
    為共和黨科州州長候選人 Victor Mitchell 舉辦募款參會
    熟年離婚的婦女
    狗年旺旺旺
    王寅時 - 我的孔院國畫課同窗
    現代騙術
    百善孝為先
    科州羅克斯伯勒考古州立公園 - Archaeology Of Roxborough State Park
    科州跛腳溪金礦鎮 (cripple Creek Old Mining Town )
    立論(論證)
    約翰. 弗雷澤的草原 - John Fraser’s Meadow Homesteader
    給忠實讀者吳阿姨的一封信
    網路外送訂單和備辦食物
    美國學生貸款
    美國獸醫院
    美食網路外送
    老車物語
    花蓮訪友之感
    茲卡病毒與小頭畸形
    蘋果麵包
    衛生局
    詐錢與借錢
    讀萬卷書行萬哩路
    遊民
    阿弟 - 文森
    電腦資訊時代
    非洲豬瘟蔓延
    餐館賣了

    RSS Feed

Ohio Chinese/Taiwanese American News Location 俄亥俄新闻地址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Picture
微信号微信號 yalingzheng2013
  • 首頁Home
  • 期刊Issues
  • PubMyNews
  • 聯繫Contact
  • 團隊TEAM
  • 博客Blogs
    • Joyful Living
    • 吳紀珍女士專欄
    • Solve Sudoku, Create Sudoku 玩数独 设计数独
    • Betty Bleen's Poem
    • Linda Fuchs Poems
    • Joan Moos's Poems
    • 周達恆牧師人生探索欄
    • 施忠男 Chung Nan Shih
    • 徐勝雄博士詩詞專欄
    • Molly Grubb
  • 訂閱subscribe